長虹程勇:智能3D是未來電視發展之路
2012年上半年家電業的表現可謂險象環生,先是眾多日企出現的巨額虧損年報,再到部分大型家電企業紛紛換帥,部分日企的產業被收購等,可以說家電廠商的日子都不算好過。然而,面對全球金融危機下的家電業,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能夠獨善其身,且始終以一個較快的速度持續增長。
8月22日,《鄭州晚報·第一家電》記者走進位于四川綿陽的長虹集團總部,與長虹多媒體營銷公司總經理程勇進行了高端對話。就長虹電器如何成功轉型、經、經營之道等一些深層次問題進行了采訪。
長虹電視銷量目標不變
“盡管今年上半年家電市場銷量總體比較冷淡,但今年長虹電器的年度目標不會改變。”8月22日,程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開門見山地說。
程勇指出,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內家電消費的剛性需求依然存在。同時,隨著我國家電市場的熱點逐步向二、三線城市轉移,這類地區人口基數和經濟總量巨大,依舊存在巨大的消費潛力,所以不管是今年下半年還是2013年,長虹對中國家電市場的長期發展還是看好的。
根據中怡康監測數據,今年上半年長虹較去年同期實現大幅增長,依然保持國內3D電視市場零售量第一位置。這表明長虹整體競爭能力與競爭優勢逐步顯現出來。程勇說,長虹擁有搭載PDP、LED及OLED等各種面板的3D電視生產線,且3D電視尺寸完全覆蓋29英寸至80英寸的產品,長虹對3D電視的推廣力度可想而知。
程勇表示,產品線完整和產品尺寸覆蓋齊全是長虹3D電視保持銷售量第一的主要原因,也是其市場競爭優勢所在。其二就是牢牢地把用戶抓到長虹電視機面前持續性的消費。
程勇斷言:短時間內靠一些低成本、低價格的產品沖擊市場,或者靠一些資源性透支來贏取市場是不可靠的。未來希望行業在公平競爭上,不要陷入新一輪的價格戰和相應炒作的誤區,這樣對每個企業來講是非常大的壓力。
讓電視成為家庭活動中心
彩色電視取代黑白電視,花了整整30年;而平板電視取代CRT電視,則用了20年;3D電視取代2D電視,僅僅花了2年。近兩年電視行業發展突飛猛進,各種新技術新產品,讓消費者眼花繚亂。2012年被業內看做是智能電視的發展元年,傳統家電品牌紛紛將“智能”當作重中之重,隨著谷歌、蘋果等IT企業加入,這一市場將更加熱鬧。
今年3月份,長虹高調推出多款Ciri語音智能電視,其特有的人機交互功能,將改變用戶看電視的傳統習慣,并在提高體驗度上大大邁開了一步。作為國產領頭企業,長虹如何在智能電視大軍中保持自己的優勢呢?
談到蘋果等企業將發布智能電視,程勇表示:“長虹一直都十分關注IT巨頭進入彩電這一領域,以后是IT TV化,還是TV IT化,目前并沒有定論,我認為這一臨界點是無法界定的。但電視與PC的觀念不同,PC更傾向于個人,若將QQ移植到電視上,私密性就無法保證了;趯彝サ睦斫,長虹將以TV為戰略,我們將始終以家庭及拉近成員距離為核心。”
對于IT智能電視的上市,是否會沖擊傳統彩電廠商份額,程勇并不擔心。在他看來,深耕多年市場,傳統彩電品牌掌握渠道的能力不容小視,已經有了很高的認知度,加之外部環境如廣電對內容的掌控、牌照問題,“這個市場不是想做就能做的。”
作為長虹絕對熱點,全球唯一基于中文的Ciri智能語音系統,當前備受關注。對此程勇表示:“同為智能語音,蘋果的Siri目前還不支持中文,而Ciri在聽懂普通話的同時,還支持地方方言。智能電視功能多,而操作跟不上是限制許多用戶使用的一個難題,有了Ciri小助手,智能電視的強大功能就能更好地發揮出來。”
在彩電競爭激烈的今天,如何保持自身的優勢?“打造電視專用設備、為用戶提供一個良好的應用環境及加強行業聯合,將是長虹用于加強用戶體驗的三個重要方面。”據程勇透露,長虹智能電視將占整體彩電銷售的70%。因此智能電視的重要支撐就是網速,目前長虹在四川已經與電信進行合作,為長虹用戶提供寬帶支持,打造一個良好的應用環境。(責任編輯:admin)
- “掃一掃”關注融合網微信號
免責聲明:我方僅為合法的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所發布的內容提供存儲空間,融合網不對其發布的內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證:不保證內容滿足您的要求,不保證融合網的服務不會中斷。因網絡狀況、通訊線路、第三方網站或管理部門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導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網,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發布的內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網目前各產品功能里的內容)僅表明其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的立場和觀點,并不代表融合網的立場或觀點。相關各方及作者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傳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更與本站立場無關。相關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臺上發表、發布的所有資料、言論等僅代表其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交易等方面的建議。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定并承擔相應風險。
根據相關協議內容,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已知悉自身作為內容的發布者,需自行對所發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負責,因所發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等所引發的一切糾紛均由該內容的發布者(即,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承擔全部法律及連帶責任。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及連帶責任。
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相關欄目上所發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或其他合法權益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經相關版權方、權利方等提供初步證據,融合網有權先行予以刪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機關查處的權利。參照相應司法機關的查處結果,融合網對于第三方企業用戶所發布內容的處置具有最終決定權。
個人或單位如認為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在融合網上發布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權益的,應準備好具有法律效應的證明材料,及時與融合網取得聯系,以便融合網及時協調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并迅速做出相應處理工作。
融合網聯系方式:(一)、電話:(010)57722280;(二)、電子郵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對免責聲明的解釋、修改及更新權均屬于融合網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