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電視推廣正當時 片源解決方案成競爭點
對于如今的電視,4K超高清這個詞語當之無愧的成為電視行業的關鍵詞。早在年初的CES展上4K就成為熱門的電視技術,隨著近期電視企業的新品發布,更多尺寸規格的4K電視正在逐步的面向消費者。盡管目前來看,4K電視受限于片源稀少,價格昂貴等因素,普及起來尚需時日,但4K技術給未來電視帶來的改變卻是不容忽視,這也正是各大企業押寶4K的重要原因。索尼電視業務家庭娛樂及音響事業部的本部長今村昌志曾表示:“4K肯定是今后的一個趨勢,因此,必須往這個方向前進。”
4K技術未來大尺寸電視必備
大部分消費者聽到4K這個詞,不免會有種“雖然不明白,但覺得很厲害”的感覺。何為4K?簡單來講4K技術,就是一種分辨率更高的顯示規格。如其名字,這種顯示技術下的屏幕橫向分辨率約為4000像素。如果按照國際通訊聯盟(ITU)定義的標準,4K的分辨率為3840*2160。相比市面上的全高清電視1920*1080的分辨率,4K電視的分辨率可達傳統高清電視的4倍之多。
如此高的像素下,意味著電視的尺寸可以更大、電視的觀看距離范圍可以更寬松、畫面的展示可以更精細以及更強的視覺沖擊。而如今,隨著電視屏幕的不斷大屏化,可以毫無爭議地說4K是未來大尺寸電視的必備技術。舉個例子,如果一臺84寸的電視,分辨率只有全高清的話,人眼就可以很容易的看到屏幕上的像素點,就會有很強顆粒感,給消費者的電視體驗就會非常的差,同時會要求更遠的觀看距離。而4K技術下的大尺寸電視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4K電視推廣正當時
如此4K怎能不讓各大電視企業看重,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曾表示:4K超高清電視正在逐步普及中,雖然相比1080P全高清電視,4K超高清電視價格較高,但隨著技術成熟以及面板生產升本的不斷降低,此類產品售價也將更趨于合理,更加兼顧大眾消費水平,這是一個大趨勢,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而在今年春季各企業的新品發布上我們也能看出這一點,包括索尼、LG、三星、TCL、海信、創維、康佳等國內外可大品牌都陸續推出了自己的4K超高清電視。同時國內品牌的4K電視在價格方面更加親民,其中55寸規格的產品價格均在萬元左右。盡管如此,業內人士對4K電視同樣持有很多質疑,普遍認為4K電視普及最大的障礙是4K片源稀少。筆者對于這一點也十分贊同,目前來看國內外的4K片源確實尚顯不足,但筆者卻不認同現在推4K電視為時尚早的說法,而是認為,現在推4K超高清正是先見之舉。其實,在以往的技術創新中,都是產品帶動資源。如果等到4K片源都已經大幅普及,才開始生產4K電視的話,那時不免落后于人。試想一下,如果沒有4K電視這樣的終端產品,又談何4K片源,反之如果4K電視,都已經開始推廣,4K片源還會遠嗎?
眾多行業專家認為4K電視產品的推出將成為電視行業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表示:“高清分辨率彩電的快速發展,將對網絡電視、數字電視產生巨大的推進作用。”另外,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杜百川表示:“超高清將是我們電視廣播的下一個目標!”固然這需要一個改變的過程,但卻不能否認4K電視的推廣帶動起相關產業鏈的發展,這也正是現下4K電視推廣的必行之處。
片源解決方案成競爭點
值得注意的是,電視企業在推出4K電視的同時,也沒有忽略掉片源這一問題。目前各廠商推出的4K電視產品大多具備2K轉4K技術,以此來為用戶提供4K片源。雖然如此尚不能讓4K電視達到最佳視覺效果,但相比全高清電視,畫質表現上同樣有不小提升。而部分企業更是開始研究如何自行提供4K片源。據了解,近期創維推出的新品4K極清云電視就具有MRIT影像微重組技術,可對影像做細節重組及精密顯像處理,進而實現2K轉4K,一定程度上為用戶提供4K片源,同時創維有關負責人表示,已經成立了專項團隊,負責開發并引進各類熱門4K片源,致力讓用戶體驗到4K的超高清體驗。
盡管表面來看4K電視的推廣有點為時過早,其實卻已經到了必爭之時。目前國內廠商與國際廠商在4K的競爭中,并未遜色多少,相信未來電視行業的競爭將在4K上展開,目前來看能夠提供4K片源解決方案且價格親民的產品將在市場上占據一定優勢。
(責任編輯:韓杰)- “掃一掃”關注融合網微信號
免責聲明:我方僅為合法的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所發布的內容提供存儲空間,融合網不對其發布的內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證:不保證內容滿足您的要求,不保證融合網的服務不會中斷。因網絡狀況、通訊線路、第三方網站或管理部門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導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網,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發布的內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網目前各產品功能里的內容)僅表明其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的立場和觀點,并不代表融合網的立場或觀點。相關各方及作者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傳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更與本站立場無關。相關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臺上發表、發布的所有資料、言論等僅代表其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交易等方面的建議。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定并承擔相應風險。
根據相關協議內容,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已知悉自身作為內容的發布者,需自行對所發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負責,因所發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等所引發的一切糾紛均由該內容的發布者(即,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承擔全部法律及連帶責任。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及連帶責任。
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相關欄目上所發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或其他合法權益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經相關版權方、權利方等提供初步證據,融合網有權先行予以刪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機關查處的權利。參照相應司法機關的查處結果,融合網對于第三方企業用戶所發布內容的處置具有最終決定權。
個人或單位如認為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在融合網上發布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權益的,應準備好具有法律效應的證明材料,及時與融合網取得聯系,以便融合網及時協調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并迅速做出相應處理工作。
融合網聯系方式:(一)、電話:(010)57722280;(二)、電子郵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對免責聲明的解釋、修改及更新權均屬于融合網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