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WLAN已成為當前中國電信運營商建網標準方案
Wi-Fi技術現已被用于幾乎所有筆記本和上網本、智能電話和游戲設備。電話、音頻播放器、打印機、機頂盒以及其他消費類電子設備對Wi-Fi技術的采用率也在不斷增加,來自Wi-Fi聯盟和多家調研機構的數據印證了這種市場增長趨勢。
據ABI Research報道,2010年Wi-Fi產品出廠量增加到7.61億部,比2009年增加了29個百分點,至2015年將有望超過20億部。Wi-Fi設備認證數量的持續增長也反映出了Wi-Fi產品的增長趨勢。2010年是Wi-Fi Alliance認證數量最多的一年,在這一年中獲得Wi-Fi CERTIFIED認證的產品數量比2009年增加了62%。
伴隨著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普及,各種移動互聯網應用在給運營商帶來海量數據流量和大筆收入的同時,也考驗著運營商網絡的承載能力。2011年,國內三大運營商在無線網絡方面資本性支出同比增長6.71%,建設重點為網絡優化和深度覆蓋。其中,關于無線局域網絡(WLAN)的暗中較量也越來越明顯。
WLAN目前已成為中國政府建設無線城市的標志性部署項目。今年以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都相繼啟動了大規模的WLAN設備采購和建設部署。中國移動今年率先提出了未來3年內建成100萬個Wi-Fi熱點的目標。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移動全國的Wi-Fi熱點已經達到12萬個。中國電信發布其“無線中國”戰略時也稱,計劃在2012年建成百萬個Wi-Fi熱點,預計到2011年底將達到70萬個。
事實上,目前運營商力推Wi-Fi的主要動力正是來自于數據業務方面的壓力。尤其對“60%的移動語音/數據流量和80%的3G數據流量都是在室內傳輸的,包括辦公室、家庭和公交站”的中國市場而言更是如此。因此,在這種環境下,移動性高、成本低、建設速度快的WLAN網絡能有效地對移動數據起到分流、減負作用。在移動網絡建設的同時配合WLAN部署,以WLAN分擔移動網絡的承載壓力,實現3G網+WLAN網的“無縫連接”體驗,已經成為了運營商當前建網的標準方案。
“用不了多久,通過形成覆蓋整個城市的無縫高速寬帶網絡,北京也許就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無線城市。”博通(Broadcom)公司資深副總裁兼無線局域網絡事業部總經理Michael Hurlston描繪著未來無線城市的景象。“一旦Wi-Fi成為無線城市的基礎,其便利性除了為蜂窩網絡卸載負荷,提升用戶體驗外,還在于通過無線技術實現多種應用的結合,智能電網、物聯網和定位就是很好的例子。”
Wi-Fi CERTIFIED n正成為主流
在由Wi-Fi聯盟和In-stat共同撰寫的白皮書中,Wi-Fi CERTIFIED n的重要性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文章認為,多空間流、40MHz信道和數種關鍵高效機制是實現Wi-Fi CERTIFIED n覆蓋范圍與流量改進的關鍵因素。例如,多空間流允許數據流分割為多個分支傳送,因此有助于改進傳輸性能;40 MHz信道在運行于5GHz頻帶時允許每個數據包傳輸更多數據,因此能夠提高數據速率;而包括聚合技術在內的高效機制能夠減少總體管理成本,提高傳輸效率,從而為提高流量做出直接貢獻。
此外,導致Wi-Fi n技術應用成為主流的因素除了覆蓋范圍和流量外,文章還特別提到了另外兩種“基礎架構”:WPA2(Wi-Fi Protected Access 2) security與WMM(Wi-Fi Multimedia)。前者采用AES高級加密標準,并使用預共享密鑰Pre-Shared Key和IEEE 802.1X/EAP提供互相認證;后者則是一種QoS機制,支持優先傳輸語音和視頻流,以確保用戶在性能敏感型應用中獲得出色的用戶體驗。
Marvell公司資深產品經理張路認為,人們對于豐富的流媒體及對網絡的便捷訪問的需求推動了高速無線寬帶連接的需求。包括視頻、社交網絡、在線游戲和不斷增長的無線連接設備都是這一需求的具體體現,而802.11n則是滿足這一需求的重要一步。
“互操作性是Wi-Fi技術被大規模采用的關鍵。”張路補充說,Wi-Fi聯盟認證保證了任何OEM廠商生產的設備都可以和與其他設備相匹配。這樣,使用者在購買產品時有了更多的選擇。因此產生的市場競爭促使企業進行創新,改善技術和產品。(責任編輯:admin)
- “掃一掃”關注融合網微信號
免責聲明:我方僅為合法的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所發布的內容提供存儲空間,融合網不對其發布的內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證:不保證內容滿足您的要求,不保證融合網的服務不會中斷。因網絡狀況、通訊線路、第三方網站或管理部門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導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網,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發布的內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網目前各產品功能里的內容)僅表明其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的立場和觀點,并不代表融合網的立場或觀點。相關各方及作者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傳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更與本站立場無關。相關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臺上發表、發布的所有資料、言論等僅代表其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交易等方面的建議。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定并承擔相應風險。
根據相關協議內容,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已知悉自身作為內容的發布者,需自行對所發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負責,因所發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等所引發的一切糾紛均由該內容的發布者(即,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承擔全部法律及連帶責任。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及連帶責任。
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相關欄目上所發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或其他合法權益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經相關版權方、權利方等提供初步證據,融合網有權先行予以刪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機關查處的權利。參照相應司法機關的查處結果,融合網對于第三方企業用戶所發布內容的處置具有最終決定權。
個人或單位如認為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在融合網上發布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權益的,應準備好具有法律效應的證明材料,及時與融合網取得聯系,以便融合網及時協調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并迅速做出相應處理工作。
融合網聯系方式:(一)、電話:(010)57722280;(二)、電子郵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對免責聲明的解釋、修改及更新權均屬于融合網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