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芯片:不走尋常路
從TD-SCDMA到TD-LTE,由我國自主標準推動的TD產業已走過了15年的曲折歷程。如果說這是一部折射中國謀求在國際電信業話語權的決心和信心、表明以自主創新的TD-SCDMA技術作為3G發展重大戰略的雄心和決心的“交響樂”,那芯片必然是其中的“弦樂器”。它與TD “交響樂”一起跌宕起伏,上演了一出激昂交錯的樂章。
發端:TD-SCDMA成芯片練兵場
經過TD-SCDMA產業發展的培育洗禮以及3G市場競爭的歷練,我國芯片產業逐步發展壯大,芯片這一制約TD-SCDMA發展的瓶頸問題也基本得到了根本解決。
從最初TD-SCDMA標準推出,到獲得國際電信聯盟確定為3G通信標準,再到3G牌照的發放,TD-SCDMA為中國在3G通信時代奏出了“自主”最強音,一改過去我國沒有自己的2G標準、受制于歐洲標準GSM和美國標準CDMA的被動局面。而這一自主標準的創立為國內芯片企業提供了千載難逢的從產品、人才、技術全面累積的機遇,為其后續的演進打下了伏筆。聯發科技中國區總經理章維力就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TD-SCDMA是中國自有知識產權的3G通信標準,這給中國芯片企業帶來了特殊的發展機遇。
但在TD-SCDMA產業發展初期,芯片可謂整個產業鏈中最薄弱的環節。因為終端芯片的開發技術復雜、研發成本高昂,受技術標準、技術指標、頻譜規劃等方面的影響非常大。國內芯片企業雖然找到了新的發力點,但其發展還需要產業環境這一“土壤”的培育。
章維力指出:“在芯片設計初期,產業環境的搭建和網絡設備實驗室的環境盡快成熟是芯片成熟的前提。另外,芯片的發展離不開產業環境的成熟,很多技術標準和方向應及早確定,有利于芯片規格的早日確定和加快芯片的成熟。同時,運營商的引導對于產業化的規模擴大非常重要,運營商規;少彆䦷咏K端進而帶動芯片產業的規;l展。”
從當時芯片技術層面來說,一方面,TD-SCDMA芯片性能相對較弱,參與企業的經驗積累相對不足,因而對另兩個3G標準WCDMA、CDMA2000而言,TD-SCDMA芯片的成熟度和硬件指標都相對欠缺。另一方面,當時中國移動要求所有的TD-SCDMA都必須向下兼容GSM/EDGE網絡,這對芯片集成度要求更高。此外,由于TD-SCDMA技術、設備、終端等因素以及商業模式和市場需求的影響,3G牌照發放晚于預期,這讓望眼欲穿的芯片企業嘗到了苦澀的滋味,核心企業之一凱明就此倒閉,其他企業也在勉力支撐。
但“守得晴開見月明”,自2009年3G牌照發放后,在中國移動的強力推動下,經過產業鏈各環節企業的共同攻堅,TD-SCDMA網絡的建設和優化基本完善。經過TD-SCDMA產業發展的培育洗禮以及3G市場競爭的歷練,我國芯片產業逐步發展壯大,芯片這一制約TD-SCDMA發展的瓶頸問題也基本得到了根本解決。2009年11月開始,TD-SCDMA終端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使得芯片市場也日益活躍。一方面是展訊、聯芯科技、T3G等核心TD-SCDMA芯片企業紛紛交出漂亮的成績單,另一方面是諸多芯片巨頭相繼加入TD-SCDMA芯片市場,Marvell、高通等原本持觀望態度的芯片巨頭也開始看好并布局這塊市場,從根本上盤活了此前一直在等待“救贖”的TD-SCDMA芯片市場。2010年上半年,三大TD-SCDMA芯片廠商總體出貨量已經超過兩千萬片,帶動了整體TD-SCDMA芯片和終端的成本下降。
行進:TD-LTE大發展引發新挑戰
目前TD-LTE終端芯片正在朝著大規模商業化發展,大部分芯片廠商開發的芯片也都已接近大規模商業化的水平,目前面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多模環境下的性能、功耗和穩定性方面。
在3G時代,雖然國內努力想把TD-SCDMA標準推廣到海外,但困難重重。此外,其在國內的部署、推廣與預期目標還有一定的差距。著眼于現狀及國際上風起云涌的通信技術演進潮,為保證TD-SCDMA長期可持續發展,我國研究提出了TD-SCDMA后續演進技術TD-LTE,并努力主導推動其成為4G國際標準。2012年1月TD-LTE正式成為4G國際標準,不僅有利于TD-LTE技術在全球的進一步推廣,也為中國引領移動通信產業的發展帶來全新的重要機遇。
但在發展TD-LTE對也要吸取在3G時代的經驗教訓。在推進TD產業化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TD產業聯盟秘書長楊驊就指出,移動通信發展規律是應用一代,同時再研發一代,所以是不斷持續研發的過程。TD-LTE發展依托TD-SCDMA產業的發展,兩者互為協調發展。在TD-SCDMA上由于已經形成了產業化的陣營,為TD-LTE的發展奠定了基石。我們應抓緊啟動TD-LTE標準,使之與國際整個4G啟動的時間點相吻合。同時,通過廣泛開展國際合作的方式進行產業化推廣,通過融合的方式來共同推動TD-LTE發展。
近年來,隨著中國移動大規模推進TD-LTE網絡建設,以我國為主導的TD-LTE產業鏈進入了快車道,不僅在國內發展如火如荼,在國外也在星火燎原,一掃TD-SCDMA僅在國內“開花”的困境。“TD-LTE真正實現了在全世界各地都有采納,無論是在歐洲、美國,還是亞洲其他國家,這表明TD-LTE這種技術形態受到了很大肯定。TD-LTE完全走出了國門,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Marvell移動產品總監張路表示。
LTE雖然“看上去很美”,但由于中國移動由于要考慮向下兼容及加強海內外部署的需要,對TD-LTE芯片也提出了多模多頻等諸多挑戰。
章維力指出,一方面中國市場對于TD-LTE手機提出了更復雜的技術要求,因為在中國要考慮5模,歐美大部分地區只要3模就可以,多模帶來了更高的技術要求和挑戰。另一方面,相較于LTE FDD,TD-LTE與其他制式的互操作更有技術難點,因此TD-LTE多模芯片的成熟要晚于LTE FDD。(責任編輯:韓杰)
- “掃一掃”關注融合網微信號
免責聲明:我方僅為合法的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所發布的內容提供存儲空間,融合網不對其發布的內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證:不保證內容滿足您的要求,不保證融合網的服務不會中斷。因網絡狀況、通訊線路、第三方網站或管理部門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導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網,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發布的內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網目前各產品功能里的內容)僅表明其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的立場和觀點,并不代表融合網的立場或觀點。相關各方及作者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傳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更與本站立場無關。相關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臺上發表、發布的所有資料、言論等僅代表其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交易等方面的建議。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定并承擔相應風險。
根據相關協議內容,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已知悉自身作為內容的發布者,需自行對所發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負責,因所發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等所引發的一切糾紛均由該內容的發布者(即,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承擔全部法律及連帶責任。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及連帶責任。
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相關欄目上所發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或其他合法權益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經相關版權方、權利方等提供初步證據,融合網有權先行予以刪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機關查處的權利。參照相應司法機關的查處結果,融合網對于第三方企業用戶所發布內容的處置具有最終決定權。
個人或單位如認為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在融合網上發布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權益的,應準備好具有法律效應的證明材料,及時與融合網取得聯系,以便融合網及時協調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并迅速做出相應處理工作。
融合網聯系方式:(一)、電話:(010)57722280;(二)、電子郵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對免責聲明的解釋、修改及更新權均屬于融合網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