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2009主題報告(全文)
2009年9月16日,2009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P&T/WIRELESS&NETWORKS COMM CHINA 2009)召開,ICT中國·高層論壇(ICT CHINA HIGH LEVEL FORUM )同期舉行。該論壇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于2005年首次舉辦,已成功舉辦4屆,是國內信息通信領域最具知名度和影響力的重要會議活動。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委員李壽生致辭,以下為實錄:
李壽生:尊敬的趙厚麟先生、劉立清會長,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喜慶的日子里參加本屆高層論壇,這是我第二次受李榮融同志的委托參加這一信息通訊界每年一度的品牌論壇,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國務院國資委,國資委黨委對論壇的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
同時也借此機會向長期以來對國務院國資委和中央企業給予關心支持的政府部門、社會各界和中外企業家以及新聞界的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新中國成立60周年,中國通訊產業實現大跨越,大變革,大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我國信息產業規模已經位居世界前列,信息產業已經成為我國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的支柱產業,成為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支柱,為我國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民生活和國家安全做出了巨大貢獻,黨的十七大指出,必須全面認識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的新形勢、新任務,這賦予了信息通訊產業更加艱巨的任務和更高的工作要求。
在當前的歷史起點上,面對更加復雜的市場環境和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信息通訊企業要充分認識自身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所肩負的歷史責任,所面臨的艱巨任務,創新發展,開拓奮進。國務院國資委成立六年來,始終要求各中央企業深化體制改革,轉變發展方式,圍繞主業,不斷推進核心競爭力,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主動承擔企業的社會責任。
2009年以來,國務院國資委還積極推動優質服務年,奧運服務年等活動,要求有關中央企業高標準、嚴要求,為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提供高水平的服務,為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做出積極的貢獻,借此論壇的機會我想談四點想法,和大家共同交流:
第一,要堅持科學發展觀,大力推動信息通訊業的產品與技術創新。本次展覽會一方面展示了我國企業的產品和技術的創新能力,反映出我國通訊信息產業的整體水平。我非常高興地看到,有十多家中央企業參展,所展示的內容涵蓋了通訊產業產品、技術、服務、應用以及涉及信息通訊領域的各個方面,充分體現了我國通訊信息產業的整體實力。但另一方面,通過本屆論壇的交流,大家能夠了解到當前國際通訊技術的發展現狀,了解到我國信息通訊技術管理和開發,信息通訊技術的應用,信息通訊產品的生產以及信息通訊服務領域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因此,信息通訊企業要緊緊圍繞技術創新,轉變發展方式,做強做大主業的中心任務,努力推動企業的信息技術自主創新,推動信息技術開發與應用,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
第二,要不斷創新信息化服務的方式,提高信息化服務的質量,我國是一個自然資源和能源相對短缺,但單位消耗水平相對較高的國家,這使得我們必須走信息化與工業化相結合的道路,對傳統信息化產業進行改造,降低對資源和能源的消耗,推動能源結構的調整,促進企業管理的加強,降低企業運行成本。近年來,國際信息技術發展與運用也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國際化與信息化的步伐正在加快,面對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升級,以及激烈的市場競爭,各運營企業在加強企業管理的同時,必須把改善服務作為重中之重,加強網絡資源的整合利用,大力推進三網融合,不斷開發新的業務,把業務發展的重點從基于網絡的簡單服務多媒體綜合信息服務轉變,以高效、便捷、優質的服務,為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創建社會和諧做出更加積極的貢獻。
第三,國有通訊企業要深化改革,加強管理,實現可持續發展。從宏觀環境看,黨和國家把信息化列為國家發展的戰略,在政策、法律規范,集成環境,標準化等方面為信息通訊企業營造了非常好的發展環境,為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市場條件,管理技術和制度環境。
近年來我國信息通訊企業在機制轉換,開拓市場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對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打破現在體制機制所形成的束縛,向信息技術要效率,向企業管理要效益,向體制機制創新要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更好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不斷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第四,要加強廣泛合作與交流,我們要加強國際檢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積極吸引外資,努力實施“走出去”戰略,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我們還要促進信息通訊產業鏈的和諧發展與共贏。只有信息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各個企業共同發展,才能維護整個行業,整個國家的共同利益。
總之,只有各個方面齊心協力,各負其責,一個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鏈才會呈現,產業鏈上的各個方面才會實現共贏互利、攜手共進。
我們相信,隨著我國信息通訊企業的改革不斷深化,信息通訊技術的不斷發展,中國信息通訊產業必將會出現新的局面,登上一個新的臺階。
最后,衷心預祝本次論壇和展覽會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admin)- “掃一掃”關注融合網微信號
免責聲明:我方僅為合法的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所發布的內容提供存儲空間,融合網不對其發布的內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證:不保證內容滿足您的要求,不保證融合網的服務不會中斷。因網絡狀況、通訊線路、第三方網站或管理部門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導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網,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發布的內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網目前各產品功能里的內容)僅表明其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的立場和觀點,并不代表融合網的立場或觀點。相關各方及作者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傳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更與本站立場無關。相關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臺上發表、發布的所有資料、言論等僅代表其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交易等方面的建議。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定并承擔相應風險。
根據相關協議內容,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已知悉自身作為內容的發布者,需自行對所發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負責,因所發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等所引發的一切糾紛均由該內容的發布者(即,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承擔全部法律及連帶責任。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及連帶責任。
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相關欄目上所發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或其他合法權益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經相關版權方、權利方等提供初步證據,融合網有權先行予以刪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機關查處的權利。參照相應司法機關的查處結果,融合網對于第三方企業用戶所發布內容的處置具有最終決定權。
個人或單位如認為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在融合網上發布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權益的,應準備好具有法律效應的證明材料,及時與融合網取得聯系,以便融合網及時協調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并迅速做出相應處理工作。
融合網聯系方式:(一)、電話:(010)57722280;(二)、電子郵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對免責聲明的解釋、修改及更新權均屬于融合網所有。